风景这边独好 新材料或将再上风口

风景这边独好 新材料或将再上风口

浏览 : 时间 : 2017-11-06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振兴实体经济的活力源泉”。在近日举办的2017中国新材料资本技术秋季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苗治民表示。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为2.65万亿元,增速达35%。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一批新材料产能居世界前列。然而,苗治民表示,我国新材料总体上仍处于跟踪模仿和产业化培育的初级阶段,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任重而道远,需要各部门各级地方,新材料生产企业、用户单位、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的共同努力。

  产业发展快速 短板仍存

  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和先导。以硅材料、高分子、高强合金、碳纤维、石墨烯等为代表的新材料近年来蓬勃发展,有力地支撑了世界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国化工新材料在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能生产上万种化工新产品,广泛运用于电子、建筑材料、汽车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

  其中,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包括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在内的高性能纤维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预计2020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357亿美元。”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东华大学教授余木火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近年来取得较好发展,在制造业大规模应用时代已经开始启动: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降低、生产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据悉,新型的碳纤维应用领域主要有航天大飞机、先进轨道交通、海上风电、海洋化工、海洋集装箱轻量化、建筑增强、外骨骼等。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为2.65万亿元,增速达35%,整个产业发展非常强劲。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新材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苗治民表示,我国新材料产业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跟踪模仿和产业化培育的初级阶段。无论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还是在创新能力上,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布局混乱、推广应用薄弱、自身体系不健全、人才团队缺乏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以化工新材料作为例。杨挺表示,虽然我国化工新材料近年来表现非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仍然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跟进口产品的差距较大,只能满足中低端的需求,一些关键的材料仍然依赖进口。

  “我国新材料的发展之路应该朝着最佳性、惟一性、颠覆性3个可以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高附加值的方向努力,只有把握好核心技术的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将我国从制造大国逐步发展成制造强国。”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表示。

  产业或再上风口

  目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新技术新产品实现群体性突破,产业升级、材料换代步伐加快。而随着新材料的加速突破和深入发展,其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更加凸显。